Close

家族記憶

我出生於公務員家庭,家父宋選銓先生曾任職於外交部,屢屢駐外,並於派駐日內瓦國際聯盟任職時結識家母,並結為夫妻。爾後家母隨家父回到大陸,適逢對日抗戰時期,父親的工作隨著政府搬遷,據家母所述,我的兄姐們隨著家父工作地點的更換,於抗戰時期陸續誕生於不同城市。其中一位姐姐,於戰爭中死於車禍。抗戰結束後父親因外交部工作,於國共內戰時派駐印尼,以至於民國38年,大陸淪陷時,家母和哥哥姐姐滯留大陸。其後又因家父任職於國民政府,家族因而遭受共產黨的批鬥,母親和兄姐們慘遭掃地出門,淪為乞丐,我最小的哥哥則因營養不良而慘死(時年2歲)。
其後於民國42年,家母以身為外國人(家母原國籍為南斯拉夫,當時亦為共產國家)為由申請回國,經過多次申請,乃有機會帶著兄姐們離開大陸,抵達香港後,聯絡到父親才得知父親人在台灣,一行人乘船來到台灣,結束了淪陷後的苦難生活。我很幸運,於兩年後(民國44年)誕生於台北市,是家中唯一沒有遭受共產黨迫害的人。而我們一家從此在台灣生活,開枝散葉。
來台後母親口述了她和兄姐們在大陸淪陷後所遭遇的種種,並出刊書名為【紅劫餘生】的回憶錄一冊,詳述了民國38年大陸淪陷後,母親和兄姐們在父親老家–貴州省郎岱縣橋樑堡村的小山村中是如何度過慘遭批鬥的日子。
此後家父退休後,於民國66年由傳記文學出版了個人從事外交工作的【宋選銓外交回憶錄】一冊,詳述了他從求學至考入外交部,以及之後在外交工作中的種種。為家族留下值得驕傲並紀念的一頁!

附錄:

下載:【宋選銓外交回憶錄】

下載:【紅劫餘生】

Attachments

  • pdf 宋選銓外交回憶錄
    家父宋選銓先生所著,從他求學到考入外交部,以及之後從事外公工作中的種種。
    File size: 49 MB Downloads: 0